一品注册
2024年8月5日乐亭县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价格行情... 敏皮三宝,越用脸越嫩!越稳定... “科创板八条”重磅出台 改革预期明朗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力度有望加大... 事实说明,妈妈在3件事上越“懒”,孩子反而越优秀,你家是吗?... 8月16日浙22转债下跌1.42%,转股溢价率7.95%...
业务范围>>你的位置:一品注册 > 业务范围 > 事实说明,妈妈在3件事上越“懒”,孩子反而越优秀,你家是吗?

事实说明,妈妈在3件事上越“懒”,孩子反而越优秀,你家是吗?

发布日期:2024-08-26 15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大家好,我是奶豆爸爸~

我常说,中国式带娃,家长就像是一部不能黑屏、不敢关机,随时得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超智能手机。

在这一点上,妈妈们由于母爱和自身性格特性的催使,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。

尤其是部分妈妈,在带娃过程中,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,事无巨细、大包大揽的为孩子付出着这一切,简直就是个全能战士。

但殊不知,越是如此,就越会剥夺孩子成长的空间,成为孩子未来发展中的阻碍。

而那些智慧有远见的妈妈,都懂得偷懒和退出,给孩子“腾出”自由发展的空间,无形中拔高他们的上限。

就像美国的一位教育博主说的那样:

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,若是家长做了90分,那孩子就只有10分。

简单来说,妈妈作为陪伴孩子慢慢长大的重要角色,若是能够给他们留出空间,那么就能收获90分的优秀。

事实说明,妈妈在3件事情上越“懒”,那么养出的孩子反而会越来越优秀。

到底是哪3件事情呢?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01.妈妈懒于唠叨、吼骂,孩子更加积极自律

唠叨、吼骂,是许多妈妈迫使孩子乖乖听话、努力上进的一种常见教育方式。

但大家有没有发现,越是如此,孩子越是懒散磨蹭,甚至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心理。

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
在经典绘本《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》中,有一段描述小企鹅被妈妈吼骂和唠叨的感受。

小企鹅说:

今天早上,我妈妈冲着我频繁的唠叨,不断的吼叫,我烦透了,也吓坏了,那声音让我不胜其烦,把我震得四分五裂,我的肚子飞到大海里,肠胃翻江倒海……

发现没?很多家长吼骂和唠叨的目的,是希望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从而修正和改变。

但殊不知,当刺耳尖锐和喋喋不休的声音传来的时候,孩子为了自我保护,会下意识的设置一道屏障,来隔绝这些声音。

甚至有些孩子,会在父母的吼骂和唠叨声中,逐渐形成“躯体化反应”。

指的是一旦有人大吼大叫,就会立刻出现头疼、恶心、沉重感和记忆减退等情况。
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,一旦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出,那么刚讲过的题也会再次出错的原因所在。

久而久之,孩子不但身心会遭受巨大的折磨和打击,而且还会破坏和影响他们内驱力的建立。

而那些真正聪慧明智的妈妈,会懒于唠叨和吼骂,让孩子按照自己舒适的节奏,来完成要做的事情。

而且更重要的是,他们得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买单、负责。

当孩子们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时候,自然而然就不会选择依靠外界的声音,来达到“自我启动”的目的,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律、积极了。

02.妈妈懒于动手,孩子更独立

在教育学领域,有一个词叫做“割草机式父母”。

指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父母随时赶在孩子前面,像割草机一样清除杂草,帮孩子扫清前路的一切障碍。

这类父母,往往会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,尤其在妈妈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。

但大家有没有想过,当妈妈们越俎代庖的同时,也相当于无情的压缩和挤掉了孩子成长的空间,以及剥夺了锻炼他们自理能力的机会。

在综艺节目《敞开心扉的少年》中,有位妈妈就表现的相当全能。

哪怕儿子已经8岁了,但吃喝拉撒、衣食住行,就连日常的洗脸、刷牙、擦嘴和穿衣,都全方位的由她接管和照料。

她每天忙的不亦乐乎,孩子却全程木然。

而在这种养育下,已经8岁的小男子汉,生活技能基本为0,就连喝个酸奶,也会洒自己一身。

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,现在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,而甘愿的当起了这个无所不能的勤快妈妈。

但事实上,这样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,也不会对学习有丝毫正向的帮助。

原先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,对2万名家长和小学生,进行过一项家庭教育状态调查。

结果发现,不愿让孩子做家务的家庭,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.17%。

而认为孩子应该做家务的家庭中,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86.92%。

我想这份数据,也足以为我们许多家长敲响警钟,在成长路上,比起学习成绩,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独立性。

而那些懒于动手,甚至会把更多的动手权交给孩子的家长,往往会收获一个勇敢、独立又有担当的孩子。

03.妈妈懒于干涉,孩子更有主见

网上原先有个问题:为什么父母喜欢干涉孩子的生活,替他们做决定?

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:

因为担心孩子会选错,走了弯路,影响一生。

乍一看,好像很有道理,毕竟父母经历的比较多,自然会给孩子搭建最优的成长路线,规避错误的发生。

但仔细推敲,就会发现这其中巨大的问题。

因为这种“担心”与“忧虑”的背后,是对孩子的不信任,也是家长对自己教育方式的不信任。

久而久之,父母的过度干涉与介入,就会把孩子变成牵线木偶,形成恶性循环。

要知道终有一天,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项考验。

可是他没摔过跤,就不知该怎么爬起;他没遭过罪,就不知该怎么治愈;他没做过主,就不知该如何抉择。

所以,我们越是事无巨细的替孩子做决定,孩子就越会在这种安排中迷失自我,缺乏主见。

而想要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在每一件事上,做出正确决定的方式,就是放开手,把决定权还给孩子。

就像著名主持人敬一丹,在谈及教育方式时就说到,她经常给女儿说的一句话就是“你自己来决定”。

而说起原因,敬一丹说:“我希望她什么事都能够自己做决定,因为越独立越安全”。

所以,作为妈妈这个角色,有时偷一偷懒,在小事上允许孩子试错,无疑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。

作家沙拉在自己的教子书《特别狠心特别爱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:

中国父母,不是不爱孩子,也不是不懂得怎么爱孩子,而是给孩子的爱太多太多了。

其实,在我看来,父母之爱,是非常伟大的,但在付出爱的同时,也该明白“水满则溢”的道理。

否则,过度既会遭到反噬。

所以,在很多事情上,若是妈妈们能够“偷偷懒”,孩子就会“长长心”,慢慢地反而会变得越来越优秀。

大家说,对吗?



首页 关于一品注册 业务范围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

Powered by 一品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